2025-10-30 20:16:09 作者:付开强 来源:动物医学院 浏览数:0
我是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付开强老师。自入校任教至今,已在这方育人的天地里,不知不觉耕耘了六个春秋。育人这件事,既复杂又简单。它是一个动态更新的“理论与实践体系”,需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调整和丰富完善。但其核心道理却朴素又深刻,就是“谁培养的孩子像谁”。

每位教师都有其独特的育人路径,而我将“培养认同感与归属感”视为育人的起点。初到校园时,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既有离开家乡畅快翱翔的兴奋,又有一点对陌生环境的局促不安。唯有让大家快速融入校园环境,打破师生之间的沟通壁垒,才能尽快筑牢成长根基,最终实现“平地起高楼”的愿景。沟通中,我努力营造一个温暖的氛围,让大家切身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学校给予的亲切感和归属感。我常对大家说:“我不是‘老板’,我们是家人。”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对学生们的承诺。我关心的,远不止大家的学业成绩,更包括大家的身心健康、心态变化以及未来的长远发展。

在育人实践中,“目标引领”与“双轮驱动”(即激发内驱力与强化过程监督相结合)是我尤为重视的理念。与学生共同制定发展规划,是我每年雷打不动的“必修课”。学生们对未来的设想往往较为模糊——是考博深造、考编就业,还是自主创业?通过深度沟通,我慢慢引导大家将抽象的想法转化为清晰的目标,再一步步拆解为可执行的具体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定期复盘进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计划,犹如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不断校正航向,确保最终顺利抵达目的地。

我始终认为,育人的关键在于唤醒学生的内驱力。我鼓励大家以目标为导向,主动朝着自己的目标方向努力奋斗,而非依赖外界的被动督促。同时,我也会强化过程监督,及时给予反馈,让大家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而不断提升成长的获得感与成就感。截止目前,我已带过2个班的毕业生,记得大家毕业前的兴奋与坚定,也记得大家的迷茫与慌乱。不管是已经在读博士的学生,还是现在仍在积极备考的学生,我还深深记得与每个学生深入交流时,大家一个目标、多方发力、共同进退的场景,那些曾经一起迷茫、一起思考、一起战斗过的日子已在心底某处烙上印记,时光不语,却温暖你我,并在不经意的时刻,让这个角落重新生花,每逢“教师节”的问候应该就是对段回忆最好的应答。
我也经常向学生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固有的知识和技能已不足以支撑我们行稳致远,唯有持续汲取新知、更新理念,方能与时俱进。我鼓励大家大胆开放思路,勇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但同时也强调要严谨求证。在与学生的交流碰撞中,我也常常从他们身上汲取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这种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体验,尤为美妙。
老师的角色,其实就是要在学生艰难时伸出援手,在他们迷茫时点亮微光。我深感自己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未来,我将继续用爱浇灌这片沃土,陪伴“青苗”们茁壮成长,静待大家成长为笔直茁壮的“水杉林”。

责任编辑:丁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