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9 18:49:15 作者:李沛霞 张晓娟 来源:动物医学院 浏览数:0
9月25日,动物医学院副院长陈甫教授以《树牢国家安全观,共筑生物安全防线》为主题,为学院2022级全体本科生讲授“开学第一课”,课程既聚焦生物安全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要求,更融入家国情怀、专业使命、法治素养等思政元素,旨在引导学生从“国家安全”高度认识专业价值,从“行业担当”角度明确成长方向,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
陈甫教授以“国之大者”为切入点,从历史维度梳理国内外重大生物安全事件——从过往的重大疫病流行,到近年来全球公共卫生挑战,结合我国在生物安全防控中的实践案例,阐明生物安全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关系国家主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国家安全基石”。他通过讲述当非洲猪瘟疫情冲击我国畜牧产业时,无数兽医工作者冲锋在前;当新冠疫情防控需要时,动物医学领域的科研力量主动参与病原溯源与检测技术研发等鲜活的行业故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物安全防线的构建,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从业者的责任担当,而这份担当,正是“为国护安”的具体体现。
在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时,陈甫教授不仅讲解法律条款,更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思维”与“规则意识”。他强调,法律不仅是“行为底线”,更是“行动指南”——作为未来的兽医从业者,无论是实验室操作、疫病防控,还是动物诊疗、食品溯源,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开展工作,这既是对公众健康的负责,也是对行业信誉的守护,更是新时代青年“尊法守法用法”的基本思政素养。同时,他结合我国在生物安全领域的立法进程,向学生传递“国家对生物安全的高度重视”,激发学生“与国家同频、与行业共振”的使命感。
结合动物医学专业特色聚焦实验室生物安全时,陈甫教授特别融入“伦理责任”与“人文关怀”思政元素。此外,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安全问题,如人畜共患病预防,引导学生树立“公共服务意识”——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不仅要做好技术工作,更要主动向公众普及生物安全知识,成为“生物安全防线的宣传员与守护者”。
课程引发学生强烈共鸣,动医创新2201班学生李佳妮在课后分享时说:“这堂课让我明白,生物安全不只是课本上的概念,更是我们兽医人的‘责任田’。国家的生物安全需要我们守护,行业的发展需要我们担当,今后我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锤炼‘为国护安’的初心,把‘安全意识、法治思维、伦理责任’融入每一次实验、每一次实践。”
未来,学院将持续深耕“开学第一课”育人阵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紧扣专业特色与时代需求,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将“专业学习”对接“行业需求”,真正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动物医学人才,为国家生物安全、畜牧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责任编辑:丁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