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院研究生深入沂蒙山区,以科技服务筑牢牛羊产业“健康防线”

    2025-09-03 14:10:17 作者:孙振军 来源:动物医学院          浏览数:0

  为响应国家“强化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号召,将专业知识与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2025年7月25日-8月30日,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临沂牛羊产业科技研究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奔赴临沂市平邑县与沂水县,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科技赋能筑牢畜牧防线,文化浸润振兴沂蒙乡土” 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的智慧和汗水,在田间地头书写服务“三农”的时代答卷。

  精准监测:为产业安全建立“数据底座”

  临沂作为山东省牛羊养殖核心区,其防疫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整个区域的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破解基层监测覆盖率不足、预警缺失的痛点,团队的首要任务便是进行一场深入的“摸底”调研。在平邑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和沂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的支持下 ,团队成员兵分多路,深入白彦镇、诸葛镇等10个乡镇,计划走访20个牛羊养殖场 。

  在养殖场,团队成员严格按照科研规范,采集牛羊的血清样本和养殖场的环境拭子样本,完成总计885份样本的采集与检测。这项工作旨在建立覆盖临沂地区的首份牛羊病原本底数据库,为当地的“无疫区”创建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撑,真正将科研项目做到实处,为产业安全装上“预警雷达”。

 

  技术下乡:把高校课堂搬进养殖场

  “减损就是增产”。为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服务团推出了“双师双融”服务新模式。团队在平邑和沂水两县各举办两场“三段式免疫培训”专题讲座,将复杂的免疫程序转化为养殖户“听得懂、用得上”的实操方案,覆盖超过80%的养殖户。

  此外,团队还建立了“临沂牛羊科技服务”微信群,在实践期间坚持每晚7至9点提供远程在线解答,将即时性的技术支持送到养殖户的手机上。从养殖场的科学消毒,到生态养殖示范场的建设,团队成员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解决方案,致力于将养殖场的生物安全达标率提升至80%以上,切实帮助养殖户降本增效。

  本次“科技赋能”暑期社会实践,不仅是对本团队专业素养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探索服务乡村产业发展有效路径的一次宝贵尝试。通过建立病原数据库、开展靶向性培训、提交决策咨询报告,团队将所学知识与地方需求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产学研用”的理解。

  未来,团队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积极总结经验,以点带面,为学院与临沂市相关单位探讨建立常态化社会实践基地提供支持,努力将本次的“短期服务”转化为“长期守护”的行动基础。

编辑:李沛霞

责任编辑:王传兴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734

邮编:266109

微信公众号